基本信息: 女,56岁
疾病类型:睡眠障碍
治疗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治疗方案:中医针药结合治疗
治疗周期:20天
治疗效果:好转
初始患者
吴阿姨既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基础疾病,无传染疾病,自52岁绝经后,逐渐出现更年期诸多症状,如心烦易怒,入夜轰然汗出,手脚自觉发热,难以入睡,睡时容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吴阿姨自知围绝经期综合症西医暂时没有较为有效地的治疗方案;遂吴阿姨遍访省内名中医,吴阿姨基本每周都要来省中医药大学的各大附属医院求方问药。经过多年中医中药的调理,现吴阿姨围绝经期综合症状基本缓解,唯独遗留睡眠障碍这一毛病,吴阿姨现在每日只能睡2-3小时,醒后注意力不能集中,日渐困倦明显,并且因为对睡眠障碍的病情产生了担心和焦虑的心理,形成了恶性循环。
治疗经过
失眠主要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吴阿姨现在症状,可诊断为睡眠障碍;为了量化吴阿姨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我们选择运用量表测评法,包括自评与他评失眠相关测评量表:嗜睡量表(ES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量表(BECK)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疲劳严重程度量表、生活质量问卷(SF-36)睡眠信仰和态度问卷。因为吴阿姨被睡眠障碍一症状困扰多年,症结已深,难以一时解开,所以入院时就交代吴阿姨,治疗周期可能会比较长,并且一再叮嘱吴阿姨,治疗期间一定要完全信任医生的治疗方案,即完成了认知行为疗法。睡眠障碍是中医的特色优势病种,采用针药并用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疏通经络。患者口干口苦,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辨证为肝郁化火。针灸治疗组穴为:治法调和阴阳,安神利眠。以督脉、手少阴及足太阴经穴、八脉交会穴为主。主穴百会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配太冲、行间、侠溪;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太溪;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脾胃不和配丰隆、中脘、足三里。噩梦多配厉兑、隐白;头晕配风池、悬钟;重症不寐配神庭、印堂、四神聪。 方义督脉入络脑,百会为督脉穴,可调神安神、清利头目;心之原穴神门宁心安神;三阴交为肝、脾、肾经的交会穴,可益气养血安神;照海通于阴跷,申脉通于阳跷,针刺可以调和阴阳;安眠穴安神利眠,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中药汤剂治疗,调和营卫,活血化瘀为主,方剂组成如下:柴胡 桂枝 锻龙骨 煅牡蛎 琥珀 白芍 赤芍 丹参 熟地 七付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后汤剂方为上方随症加减。
三.注意事项
吴阿姨一定要放松心情,要用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千万不可以出现悲观,恐惧的情绪,不要认为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家属要对吴阿姨的情绪做好引导。吴阿姨年纪也不小了,尽量的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在睡前的一小时左右,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温牛奶或者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进入梦乡。吴阿姨在睡觉的时候,灯光一定要调节的柔和一点,灰暗一些,尽量的不要太亮,如果太亮的话,可能会产生没有睡意的情况,同时可以适当的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来进行放松。
四.治疗效果:
吴阿姨住院20天,睡眠质量大幅度改善,夜间入睡困难大幅度改善,睡时安稳多了,不易惊醒,醒后疲惫感可缓解,日间精神头充足,对于睡眠内心信心也充足了不少,偶因情绪波动,可出现失眠症状,但辅助口服艾司唑仑,可安稳入睡,未明确治疗效果,量化治疗作用,上述量表,出院前再次测量,指标明显好转;出院时嘱患者注意锻炼多参加社会活动,消耗精力,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条畅心态,注意调养善后。并嘱患者慎起居,避风寒,勿劳作,节饮食,调情志;适当锻炼,不是随诊。
五.医生感悟
睡眠障碍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的改变,并导致日间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是一种与心理因素相关的心理障碍。一般认为只要病人的主诉中有睡眠紊乱,睡眠障碍的诊断便可成立。我们中医认为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是由内在因素导致的,不仅仅有吴阿姨的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等情况。中医认为睡眠及系心神所主,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破坏,就可导致失眠。所以在岁吴阿姨的治疗上的基本原则就是调和营卫、养血安神,我们运用了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治疗,治疗效果稳定且有效,在患者的坚持下,效果也是很客观的。除了吴阿姨的情况,睡眠障碍还会和体弱、忧虑、抑郁等等,当然和饮食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为了自己能睡个好觉,可得注意养生,学会合理排解情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