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右小指麻木,言语不利,诊断为一例小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死
发布时间:2022-07-17

基本信息:女性,65岁

疾病类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

治疗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治疗方案:黄芪、桃仁、红花等

治疗周期:1月

治疗效果:好转

一、初识患者

一名65岁女性2年前因右小指麻木,言语不利至当地医院就诊,行相关检查考虑脑梗死(具体不详,报告未带),经治疗好转后出院,患者两月前自觉言语不利,伴行走不稳,至我院就诊。查体:神清,精神可,步入病房,行走不稳,言语欠清,对答切题,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级,ADL评分:85分。追问病史:患者既往发现高血压4月余,最高180/90mmHg,平素口服倍博特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可;发现乙肝病史5年余,平素口服恩替卡韦治疗。

二、诊断过程

患者入院时言语不利、行走不稳,查体:神清,精神可,步入病房,行走不稳,言语欠清,对答切题,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级。辅助检查:行头颅MRI检查示左侧枕叶内侧梗死灶(图1A),脑桥腔隙性梗死(图1B),考虑为小动脉闭塞引起。

图 1

予倍博特控制血压,泰嘉抗血小板聚集,瑞舒伐他汀调脂固斑,当时:患者左侧肢体偏瘫,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四诊合参为中风病之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补血熄风,活血通络,予中药口服方,并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

黄芪15g     川芎9g    桃仁9g     红花6g

当归15g     全蝎3g    地龙9g     炒酸枣仁15g

僵蚕12g     赤芍6g    制半夏9g   天麻9g

茯苓12      猪苓12g   丹参15g    ×28贴  浓煎/每天两次  口服

以上中药先用清水浸泡30min,弃去,再将药物放入煎药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以盖住药物为宜),煎药锅内文火煎煮2h,倒出药汁,早晚两次分服。

三、治疗效果

    治疗1月后,患者复诊,患者神清,精神可,右侧肢体乏力较前好转,胃纳尚可,大便秘结,小便调,夜寐欠佳。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右下肢肌力4级,右上肢肌力4级,复查凝血功能、血钾、钠、氯,血K+:2.5mmol/L,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为2.6mg/L。予以口服(稀释后)浓氯化钾(10%)注射液30ml,在原方基础上,加麻仁15g、酸枣仁12g,服药两周后,复诊,患者右侧肢体乏力、言语含糊较前好转。

四、注意事项

该病例考虑为小动脉闭塞引起的局部腔隙性脑梗,对于脑梗患者,在进行头颅CT/MRI明确脑梗病灶的同时,需要及时做一项经头颅核磁血管成像(MRA)明确堵塞的位置,如梗塞时间短(4.5h),且无禁忌症时,应考虑尽快静脉rt-PA溶栓。如过了溶栓期,则应该积极内科治疗,同时予以康复训练,让患者重建功能。出院后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热量的清淡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谷类、鱼类、豆类。

五、医生感悟

小动脉闭塞性脑梗症状一般不会很严重,但是需要及时治疗,病情大多能够稳定,平时生活中要注意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情况,平时可以适量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该患者四诊合参,当为中风病之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补血熄风,活血通络,予中药口服方进行治疗,方中黄芪益气健脾,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行气、通便,红花活血,当归兼有补血又有活血之功,全蝎、地龙息风止痉、祛痰通络,炒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赤芍活血行气,制半夏燥湿化痰健脾,天麻平肝熄风止痉,茯苓健脾化湿,猪苓利水消肿,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友情提示: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相关推荐
甲钻胺片主要治什么病
甲钴胺片可见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炎等疾病,建议到医院检查,根据医生指导用药。1、周围神经病甲钴胺作为维生素B12的前体,更易进入神经元细胞,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具有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细胞功能修复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以及外伤或炎症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2、巨幼细胞性贫血:特别是因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贫血,甲钴胺片能有效提升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贫血症状。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甲钴胺片还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通过其营养神经和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通过改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代谢,保护视网膜功能,甲钴胺片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5、神经炎:神经炎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营养神经作用,缓解症状。使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观察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果出现明显恶心或者腹泻等症状,需要停止用药及时就医。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662次浏览
2024-08-14
垂体瘤术后鼻孔流清水怎么办
垂体瘤术后鼻孔流清水需要根据病因治疗,可能是轻微的脑脊液漏、鼻腔填塞不当、愈合不良、颅底骨质缺损、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一般治疗、重新填充、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可以到医院做详细检查。1、轻微的脑脊液漏:手术过程中对鼻腔或颅底的轻微损伤,导致脑脊液从鼻孔流出。通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头部抬高、避免用力擤鼻和咳嗽等,以促进自然愈合。2、鼻腔填塞不当:术后鼻腔填塞物放置不当或过早移除,可能导致脑脊液漏。需要重新放置或调整鼻腔填塞物,确保填塞物适当压迫漏口,促进愈合。3、愈合不良:手术切口或损伤部位愈合不良,导致脑脊液持续漏出。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修复漏口,并使用组织移植物或生物胶等材料加强愈合。4、颅底骨质缺损:手术过程中去除的骨质过多,导致颅底骨质缺损,脑脊液通过缺损处漏出。可能需要进行颅底重建手术,使用骨片、生物材料或组织移植物等修复缺损。5、感染:脑脊液漏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如脑膜炎或鼻窦炎。需要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以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感染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恢复。垂体瘤术后需要注意保持充分的休息,密切观察自身的症状,如果有任何的不适,一定要尽早就医。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69次浏览
2024-10-15
睡不着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治疗
吴阿姨在治疗好围绝经期综合症之后,遗留了睡眠障碍这一毛病,因此来到我院进行治疗,吴阿姨日常只能睡2~3个小时,醒后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已经困扰了多年。我选择运用量表测评法来观测吴阿姨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评测完成后,采用了中医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在治疗20天后,吴阿姨已经好转。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46次浏览
2022-10-17
天旋地转的感觉真不好啊应该怎么办
张阿姨是一位办公室文员,需要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因此出现了颈椎病。由于病情并不严重,因此不太重视,直到前段时间在做家务的时候,出现了恶心欲吐、无法站立、天旋地转的情况,同时还出现了右侧肢体麻木,西医专科检查后,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中医诊断为眩晕病。因此采取了针灸、推拿、点穴等方式辅助治疗。同时给王阿姨用了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静脉点滴,为了加强效果还联合了颈舒颗粒进行治疗。通过15天的治疗,目前张阿姨症状已经明显好转。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110次浏览
2022-07-17
莫名胸闷气短可能是心律失常吗
王女士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已经一年多了,在一周前王女士觉得症状出现了加重,在白天的时候头晕次数也比之前更多,还出现了健忘、不愿意吃饭等症状,因此来到我院进行检查治疗。中医通过舌诊面诊,判断王女士为心悸病,西医通过检查判断王女士出现了心律失常。因此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中医主要使用补气养血的药物,配合针灸治疗,西医采用了稳定心率的药物,一周后已经好转。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124次浏览
2022-07-17
一个心律不齐的56岁男性患者
李先生出现了偶尔心率加快、心慌等症状,在劳动后症状会加重,适当的休息一下,症状就会减轻,最近又出现了手足发凉、面色苍白、怕冷等现象,因此来到我院就诊,通过询问得知,患者在大量饮酒后,症状出现的次数明显变多。西医通过常规检查诊断为心律不齐、房性心动过速。中医通过舌诊、面诊判断为心悸病中的心阳不振,最后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同时给予了患者温补心阳安神定悸的中药,通过治疗患者现在已经明显好转。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135次浏览
2022-10-20
因右小指麻木,言语不利,诊断为一例小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死
今天接诊的是一位65岁女性患者,她出现了行走不稳、言语欠清等现象,通过询问得知患者已经出现了4个月左右的高血压,一直用药物进行控制,患者还伴随着乙肝病史5年多,在自行服药治疗。西医通过检查考虑患者是由于小动脉闭塞引起的,中医四诊合参确诊为中风病之气虚血瘀证。采用了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西医通过抗血小板聚集,中医通过益气补血祛风、活血通络的中药方进行治疗。配合推拿、针灸等等。治疗一个月左右病情已经好转。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30次浏览
2022-07-17
吕大爷的脑血栓应该怎么治疗
这位吕大爷在家里吃饭的时候,突然出现了间断性的头痛头晕症状越来越严重,后来因为跟家人争吵,受到了精神上的刺激,症状又进一步加重,入院后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判断吕大爷为中风,通过针灸加中药治疗,在治疗45天之后病情已经好转。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40次浏览
2022-10-16
常见的老年病脑萎缩
因为老年患者出现了记忆力越来越差等现象,还伴随着阵发性头痛等现象,通过把脉确诊为痴呆病,结合中西医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在治疗14天之后,目前症状已经明显的好转。提醒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避免血脂,血压血糖的升高。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37次浏览
2022-07-17
脑萎缩应该如何治疗
接诊了一位年龄68岁的女性患者,这位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了头痛头晕等部门等症状,通过了患者的自我描述,加上仪器的检查确诊了脑萎缩,这是由于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引起的,最后决定用中药进行治疗,陈女士住院6天后,症状已经明显缓解。
张志辰 副主任医师 中医脑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33次浏览
20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