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70岁
【疾病类型】痛风
【就诊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4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行左足痛风石切除术;药物治疗,予以洛索洛芬钠片+秋水仙碱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6天,1周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左足疼痛缓解,可自行活动。手术创口愈合良好,无渗液、出血、感染等不适,尿酸恢复正常水平
一、初次面诊
2021年4月的某一天,这位70岁的男性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我的门诊就诊。患者神志清新,精神尚可,可自行描述病情,由家属进行补充。活动时肢体呈现明显不自然的受限表现,偶有痛苦面容。通过问诊得知,患者在5年前曾因四肢红肿、疼痛至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痛风,自此常反复发作。2天前患者出现左足活动受限的症状,疼痛不明显,考虑到可能又是旧疾发作,遂来我院参与此次临床试验。
在和患者家属的沟通过程中,我了解到其饮食从不忌口,喜食海鲜、肉类,同时存在抽烟喝酒的嗜好。遂为其进行体格检查,查体显示左足部可约3x4cm大小的痛风石形成,局部包块皮肤菲薄,略显红肿,压痛明显,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四肢末梢血运感觉可。现为进一步诊治,拟诊为痛风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为进一步了解病情,我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更深入的问诊,得知自患病后,患者常出现四肢红肿、疼痛等症状,每次发作后均至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具体治疗过程不明。肾功能检查显示尿酸为574 umol/L,明显超出正常值,结合患者具体症状表现,最终确诊为痛风,且有痛风石产生。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明确诊断后,我进一步向他们接受,因患者左足有痛风石形成,已经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活动,且导致痛风反复发作,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切除。
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且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后,最终同意了此治疗方案。在患者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后,未发现手术禁忌证,在腰麻后对其进行左足痛风石切除术。术中取左足第1跖趾关节内侧梭形切口入路,于皮下发现肿物,为实性,内含灰白色内容物,有部分石灰浆样黏液流出,将肿物于关节囊表面成功切除。手术顺利,对手术创口进行缝合、消毒、包扎后,将患者送回病房。予以洛索洛芬钠片、秋水仙碱片抗炎镇痛,并密切关注创口、患肢情况。
图一:肾功能检查结果
三、治疗效果
经过16天的住院治疗后,我在查房时到患者的病房询问其恢复情况。患者神志清晰,精神尚可,在家属的补充下一同描述具体情况。患者自觉恢复良好,左足疼痛缓解,可自行活动,现要求出院休养。患者体温正常,无发热畏寒等症状,创已拆线,愈合良好,敷料干燥洁净,无渗液、出血等情况。左足红肿消退,活动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酸恢复正常水平,符合出院标准,予以出院,我叮嘱家属一周后带患者来院复查。
1周后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门诊复查,手术创口愈合良好,左足活动自如,无红肿,无疼痛,患者无发热畏寒等不适,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四、注意事项
为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考虑,我拟定了一些注意事项,患者自身注意的同时,家属也要多加上心,起到看护、监督等作用。
1、可休养一段时间,保证患肢得到足够的缓冲时间,不可进行过分劳累的活动,避免对患肢造成刺激、损伤。
2、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促进患者恢复,但要注意量力而行,不可对患肢造成过重的负担,如有不适应立刻停止运动。
3、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低嘌呤的饮食为主,多喝水,促进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忌海鲜、河鲜、骨汤、肥腻肉类等高嘌呤的食物,忌烟酒,忌糖分含量过高的食物。
4、痛风存在复发风险,如果感受到任何不适,比如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都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
五、个人感悟
痛风发作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尿酸过高,因体内尿酸含量高,导致尿酸结晶不断析出,在关节处沉积,引发关节的炎症反应,使病变部位出现红、肿、热、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病变部位形成痛风石,此时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痛风石进行切除,以便恢复关节的自由活动。如果不及时治疗,除了会导致痛风频繁发作外,还有可能导致病变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不良后果。因痛风具有复发性,患者除了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外,也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适当调整生活方式,比如适当运动、调整低嘌呤饮食、控制尿酸等,以降低痛风的复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