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分型及区分要点
一、临床分型依据
按病程分类
急性/亚急性结膜炎:病程短于3周,起病急骤,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
慢性结膜炎:病程超过3周,多与过敏、化学刺激或全身疾病相关。
按病因分类
感染性:包括病毒性(如腺病毒)和细菌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免疫性/过敏性:如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
化学性/刺激性:接触化学物质(如化妆品、烟雾)或机械刺激引发。
全身疾病相关:如特应性角结膜炎(与特应性皮炎相关)。
按病变形态分类
滤泡性/乳头性结膜炎:常见于病毒性或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结膜表面颗粒状隆起。
假膜性/瘢痕性结膜炎:严重炎症反应导致伪膜形成或结膜瘢痕(如链球菌感染)。
二、主要类型区分要点
病毒性结膜炎水样分泌物、眼红、流泪,常伴上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腺病毒检测阳性,传染性强,需隔离防护。
细菌性结膜炎黄色脓性分泌物,晨起眼睑粘连,异物感明显分泌物培养可检出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
过敏性结膜炎双眼奇痒、黏稠丝状分泌物,结膜苍白水肿季节性发作史(如春季),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巨乳头性结膜炎上睑结膜巨大乳头,隐形眼镜佩戴者高发停用隐形眼镜后症状缓解。
特应性角结膜炎眼睑皮肤湿疹样改变,角膜受累(如溃疡、新生血管)中年男性多见,伴特应性皮炎病史。
三、临床处理建议
病毒性:以对症支持为主(冷敷、人工泪液),避免揉眼,病程约7-14天自愈。
细菌性:局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清洁分泌物防止感染扩散。
过敏性:抗组胺药物(如奥洛他定滴眼液)、冷敷,脱离过敏原。
巨乳头性:停戴隐形眼镜,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需监测眼压)。
注:合并视力下降、角膜混浊或全身症状者需及时转诊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