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中医综合调理
一、分型论治与中药调理
气阴两虚证(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咽干口燥)
方剂:参芪地黄汤(党参、黄芪、熟地黄、山药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单药:黄芪颗粒补气升阳,金水宝胶囊修复肾功能。
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方剂:济生肾气丸(附子、肉桂、茯苓、泽泻等)或真武汤,温阳利水35;
加减:顽固水肿加桑白皮、车前子增强利水。
血瘀水停证(皮肤青紫、麻木刺痛、下肢浮肿)
方剂:桃红四物汤合四妙勇安汤(桃仁、红花、川芎、玄参等),活血化瘀、通络消肿47;
联合用药:丹参、葛根改善微循环,辅助降糖。
二、外治法
针灸疗法
主穴: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调气血)、肾俞(温补肾阳)、脾俞(健运脾胃),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
注意:严格皮肤消毒,避免感染。
中药熏洗/足浴
组方:艾叶、川芎、红花煎煮后浸泡双下肢(水温≤40℃),每日1次,改善局部循环。
推拿按摩
穴位:肾俞、脾俞、涌泉穴,点按揉压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腰膝酸痛。
三、饮食与生活方式
膳食原则
推荐:山药(健脾益胃)、苦瓜(清热降糖)、冬瓜薏米汤(利水消肿),控制糖、盐、蛋白质摄入;
禁忌:高糖、腌制食品及关木通、益母草等肾毒性中药。
运动建议
每日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辅以下肢抬高15分钟,促进静脉回流;
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
四、监测与注意事项
指标管理:
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
中药与降糖西药(如二甲双胍)间隔1小时服用。
并发症预防:
皮肤破损或浮肿伴发热时,立即就医排除感染或血栓;
晚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尿毒症症状,需结合泄浊开窍法(如温脾汤)。
提示:治疗方案需根据舌脉(如舌淡胖、脉沉细)动态调整,严重水肿或肾功能恶化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