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麻痹型狂犬病还有救吗
发布时间:2024-12-10

感染了麻痹型狂犬病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挽救生命,但是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麻痹型狂犬病是狂犬病的一种类型,主要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一旦感染,病毒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在麻痹型狂犬病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肌无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还可能导致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迷等,最终危及生命。
对于狂犬病,包括麻痹型狂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一旦进入发病阶段,即使通过呼吸机等支持治疗,也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但无法挽救生命。
预防麻痹型狂犬病的主要方法是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在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包括用清水和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并尽快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疫苗。如果伤口严重或接触病毒量大,还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提供被动免疫保护。

友情提示: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相关推荐
什么运动可以提升自己免疫力
可以提升免疫力的运动有慢跑、瑜伽、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1.慢跑: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免疫细胞更高效地在体内循环。2.瑜伽: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法,可调节身心平衡,缓解压力,进而增强免疫力。3.游泳: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且对关节压力小。4.骑自行车: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身体耐力,有助于提升免疫力。5.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气息,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促进气血流通,提升免疫力。运动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后要进行拉伸放松。同时,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结合合理饮食和充足睡眠,以更好地提升免疫力。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315次浏览
2025-04-08
补充什么提升免疫力最快
补充物可较快提升免疫力有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D、锌、益生菌等。1.蛋白质:补充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为免疫物质合成提供原料。2.维生素C: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能增强白细胞活性。3.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或食用深海鱼、蛋黄等补充,有助于调节免疫细胞功能。4.锌:摄入牡蛎、坚果等含锌食物,能维持免疫器官正常发育和免疫细胞功能。5.益生菌:补充酸奶或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补充时应适量,避免过量摄入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若通过制剂补充,需遵循医嘱。同时,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综合提升免疫力。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4272次浏览
2025-04-08
什么方法提升身体免疫力快
快速提升免疫力方法有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睡眠充足、接种疫苗、服用营养补充剂等。1.合理饮食:多吃蛋白质丰富的牛肉、鸡蛋,和富含维C的橙子,为免疫系统提供营养支持。2.适度锻炼:每周至少三次慢跑、跳绳等运动,每次30分钟,增强免疫细胞活性。3.睡眠充足: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与修复。4.接种疫苗:流感、肺炎疫苗刺激身体产生抗体,抵御常见病菌。5.服用营养补充剂: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C、维D和锌,提升免疫力。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接种疫苗需排除禁忌证。服用营养补充剂不能过量。一旦身体不适,及时就医,不能单纯依赖这些方法。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3550次浏览
2025-04-08
提升免疫力最好的方式
提升免疫力方式有营养均衡、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情绪调节、接种疫苗等。1.营养均衡:吃全谷物、蔬果、瘦肉,摄入维生素、矿物质与优质蛋白,为免疫系统供能。2.适量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激活免疫细胞,提升免疫力。3.充足睡眠:每晚7-8小时睡眠,促使身体分泌免疫调节物质,增强抵抗力。4.情绪调节:冥想、深呼吸释放压力,负面情绪会抑制免疫系统,愉悦心情助力免疫。5.接种疫苗:流感、肺炎疫苗可刺激身体产生抗体,降低特定疾病的感染风险。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接种疫苗需咨询医生;发现身体不适,别盲目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合理使用保健品,不要过量服用。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5138次浏览
2025-04-08
平时怎么提升免疫力快
可以较快提升免疫力的方法有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补充益生菌、减少压力等。1.保证充足睡眠: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促进免疫因子的生成。2.合理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果、坚果等,保证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3.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搭配适量的力量训练,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4.补充益生菌:可通过食用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益生菌补充剂,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力。5.减少压力:长期高压力状态会影响免疫系统,可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暂时下降。睡眠环境要保持安静、舒适、黑暗和凉爽,以利于提高睡眠质量。补充益生菌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产品,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缓解压力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长期无法缓解应寻求专业帮助。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4943次浏览
2025-04-08
什么蔬菜可以提升免疫力
可以提升免疫力的蔬菜有西兰花、菠菜、胡萝卜、大蒜、洋葱等。1.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和萝卜硫素等,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2.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叶酸和铁等,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3.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维持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能减少病原体入侵。4.大蒜:含大蒜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5.洋葱:含有槲皮素等抗氧化剂,能保护免疫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烹饪方式尽量简单,避免高温长时间烹饪,以减少营养流失适量食用,避免因过量摄入某一种蔬菜而导致营养不均衡。注意食材新鲜度,腐烂变质的蔬菜会影响健康,降低免疫力。对某些蔬菜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食用相关蔬菜。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468次浏览
2025-04-08
运动多久开始提升免疫力
运动提升免疫力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一般来说,持续规律运动3到6个月左右可能开始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开始运动的初期,身体会经历一个适应阶段,可能在1到2个月内,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增强,为免疫系统的提升打下基础。随着运动的持续,3个月左右时,身体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免疫细胞能够更快速地在体内流动,及时发现和清除病原体。同时,运动促使身体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当运动达到6个月及以上,身体的免疫功能会在更稳定的状态下维持较高水平,表现为感冒等疾病的发生率降低,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增强。运动提升免疫力需要长期坚持,并且要结合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等,才能让身体的免疫系统保持良好状态,更好地抵御疾病。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3033次浏览
2025-04-08
老人提升免疫力的食物有那些
有助于老人提升免疫力的食物有牛奶、鱼肉、菠菜、木耳、枸杞等。1.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能为老人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2.鱼肉:如三文鱼、鳕鱼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提升免疫力。3.菠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和铁等营养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老人的免疫功能。4.木耳:含有木耳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帮助老人降低血液黏稠度。5.枸杞:富含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等,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功效,老人可适量食用。控制食量,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以防消化不良。食物应新鲜、卫生,避免食用变质食物。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蒸、炖煮等,减少油炸、油煎,以保留营养成分,且减轻肠胃负担。注意食物过敏情况,若老人对某些食物过敏,应避免食用。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不能只依赖某几种食物提升免疫力。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4591次浏览
2025-04-08
不运动怎么提升免疫力
不运动提升免疫力的方法有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补充益生菌、晒太阳、减少压力等。1.保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修复,有助于免疫系统正常运转。2.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猕猴桃等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等,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3.补充益生菌:适当食用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益生菌补充剂,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提升免疫力。4.晒太阳: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晒15-30分钟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57减少压力: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长期高压会抑制免疫系统,减压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稳定。晒太阳时注意避免晒伤,饮食要避免过度摄入糖、高脂肪食物。补充益生菌要注意产品质量和保存条件。若压力过大难以缓解,可寻求专业帮助。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3898次浏览
2025-04-08
跳绳多久可以提升免疫力
跳绳提升免疫力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坚持3个月左右可能会有一定效果。跳绳提升免疫力的相关要点有确定合适强度、合理安排频率、做好热身拉伸、保持正确姿势、坚持长期锻炼等。1.确定合适强度:初学者可从每次跳绳5-10分钟,每分钟80-100次开始,逐渐增加时间和速度。随着身体适应,可延长至每次20-30分钟,每分钟120-140次。2.合理安排频率:每周跳绳3-5次为宜,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来恢复和调整,避免过度疲劳。3.做好热身与拉伸:跳绳前要进行5-10分钟热身,如活动关节、慢跑等;跳绳后进行10-15分钟拉伸,如腿部、手臂肌肉拉伸,有助于放松肌肉,减少运动损伤。4.保持正确姿势:身体挺直,微微前倾,手臂自然摆动,用前脚掌着地,膝盖微微弯曲,减少对关节的冲击。5.坚持长期锻炼:将跳绳作为长期的运动习惯坚持下去,持续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保持良好状态。跳绳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和鞋子,减少对关节的伤害。运动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呼吸均匀。如果身体不适或有旧伤,应先咨询医生再决定是否跳绳。
杨梓琪 主治医师 全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3718次浏览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