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就诊科室:血液内科中医血液病科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本病是贫血中的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育龄期妇女。 典型的症状有皮肤苍白、无力、易疲劳、头晕眼花以及气短等,如果为儿童,还可有生长发育不良的表现。
相关推荐
缺铁性贫血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可以一起使用吗
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两项重要指标。血清铁是指血浆中与运铁蛋白结合的铁,而总铁结合力则是指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的总量。在缺铁性贫血时,这两项指标会呈现出特定的变化趋势,即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因此,它们常被一起使用来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
江东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1890次浏览
2025-02-20
缺铁性贫血很难补上吗
缺铁性贫血并不难补上,但是需要坚持调理才能有效果,可以到医院检查治疗。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储备耗竭,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只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增加铁质摄入、改善饮食习惯,并在必要时服用铁剂药物,通常可以有效地改善贫血症状,并不是特别的难以补上。积极治疗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发病也是至关重要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蛋黄、豆类、绿叶蔬菜以及水果,这些食物中的铁元素含量较高,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猕猴桃等,有助于铁的吸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药物进行治疗,如硫酸亚铁含片、富马酸亚铁颗粒、葡萄糖酸亚铁片等。药物可以迅速补充体内的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在服用铁剂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江东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5540次浏览
2025-02-12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通常是有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铁代谢相关检查、骨髓检查等,然后再根据诊断标准积极治疗。1、临床表现:患者通常表现出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比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贫血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心悸、气短、心率加快等症状。2、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降低,通常男性<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27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3、铁代谢相关检查:血清铁降低,通常<8.95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通常<15%。血清铁蛋白降低,通常<12μg/L,但需注意在某些炎症或感染状态下,SF可能正常或升高。总铁结合力增高,通常>64.44μmol/L(360μg/dl)。4、骨髓检查: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减少。缺铁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因素。如有疑虑或症状持续加重,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
江东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6621次浏览
2025-02-09
老年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怎么回事,怎么办
老年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可能是天摄入不足、铁吸收不了、铁丢失过多、慢性疾病影响、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或者药物治疗改善,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1.铁摄入不足:老年人因牙齿松动、咀嚼困难,或饮食偏好,导致铁元素摄入不足。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等。2.铁吸收不良:老年人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影响铁的吸收。同时,胃肠道疾病也可能导致铁吸收障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富马酸亚铁颗粒或者硫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铁丢失过多:老年人可能因消化道出血、痔疮等导致铁元素大量丢失。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4.慢性疾病影响:如慢性心衰、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因摄入不足或消耗增多而造成贫血。对于症状严重或口服铁剂无法改善的老年人,可考虑输血治疗。5.药物副作用:长期使用药物,如降压药、抗酸药等,可能干扰铁的吸收和代谢。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或者更换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或者菠菜等,定期监测血液学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303次浏览
2024-12-31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特点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特点,包括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形态不均一、红细胞色素缺乏、血涂片上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通常正常等。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减小,血红蛋白浓度下降,造成红细胞小而颜色浅。2、红细胞形态不均一:红细胞大小不等和形态不规则,出现一些异常红细胞,如泪滴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等。3、红细胞色素缺乏:由于铁的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4、血涂片上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因为骨髓为了补偿贫血而增加未成熟红细胞的释放。5、白细胞和血小板通常正常:除非贫血非常严重或合并其他疾病,一般不会影响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可以使用补铁剂进行治疗,能够增加铁的储存,有助于改善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816次浏览
2024-06-17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饮食不当、生长发育过快、药物因素、吸收障碍、慢性失血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根据引起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1、饮食不当:如果在平时长时间挑食或者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铁元素摄入不足,从而引起上述症状。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为主,避免长期挑食或者偏食。2、生长发育过快:若此时的生长和发育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人体内的铁元素缺乏,引起贫血的疾病。可适当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菠菜、鸡肝等,能够帮助补充铁剂。3、药物因素:可能是由于平时滥用药物引起的,例如盐酸多西环素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容易影响到铁元素的吸收。此时需要注意停止用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4、吸收障碍:多考虑是患者出现胃肠道方面的疾病导致的,可能会导致人体对铁的吸收障碍。可以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琥珀酸亚铁缓释片、富马酸亚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帮助补充铁剂。5、慢性失血:当患者出现月经过多、慢性胃炎等疾病时,可能会导致慢性失血,使体内的铁元素储备不足,诱发缺铁性贫血的疾病。可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通过输血疗法的方式治疗,能帮助减轻病情反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071次浏览
2024-06-15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有哪些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通常包括猪肝、红肉、黑木耳、黑豆以及菠菜等食物,可以适量地吃一些,如果有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就医。1、猪肝:猪肝通常属于动物的内脏,当中含有的铁元素会相对比较多,能够促进血红蛋白合成,预防缺铁性贫血。2、红肉:包括猪瘦肉、牛肉或者羊肉等食物,能够为身体补充铁质,起到预防的作用。3、黑木耳:黑木耳属于菌类蔬菜,当中含有氨基酸、铁元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能够起到辅助的调理作用。4、黑豆:黑豆属于豆制品,当中富含丰富的铁质以及维生素,可以补铁,也能够促进铁元素的吸收。5、菠菜:菠菜属于绿叶蔬菜,当中含有的铁元素通常会相对比较多,适当的吃一些,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平时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能够减少疾病。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866次浏览
2024-06-0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需用至
待收录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通常需用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6~8周,以补足体内应有的贮存铁量。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的一种贫血。即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身体内的铁储存仍然可能不足,为了确保身体内的铁储存量达到正常水平,防止贫血的复发,铁剂治疗需要继续一段时间。
江东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797次浏览
2024-03-28
了解缺铁性贫血的判定标准
[good]在前几天的门诊中,我遇到了一位面色苍白的患者,她向我描述了她近期常感到的头晕、乏力,以及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表现。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这位患者显然对此感到担忧,她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是否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心]那么针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祈福]首先,我们会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除了上面提到的头晕、乏力和心悸,患者还可能出现气短、面色苍白等体征。这些表现都是缺铁性贫血的重要线索。 [给你小心心]其次,实验室检查是我们确诊的关键。我们会通过血液检测来查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是否低于正常范围,以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指标是否异常。这些实验室指标能够为我们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天使]再者,我们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和饮食习惯。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等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因素,以及饮食中是否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这些信息对于我们全面了解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给力]最后,我们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贫血的疾病。例如,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通过综合评估,我们可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大红花]总之,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我们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史和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朱爱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158次浏览
2024-03-26
缺铁之困,药食双补——我与朋友的缺铁性贫血治疗之旅!
我的朋友面色苍白,常常感到疲倦无力,有时还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作为朋友,我深知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着健康问题,于是建议她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在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她的症状,建议朋友血常规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偏低,初步判断为贫血。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又建议朋友血清铁和铁蛋白的测定,结果显示血清铁含量严重不足,铁蛋白也偏低。结合朋友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最终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面对这一诊断,朋友有些担忧,询问吃什么药最好。医生耐心地解释,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和饮食两个方面。 [药丸]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推荐了几种药物: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和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这些药物都是补铁的好帮手,能够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改善贫血症状。医生根据朋友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为她制定了用药方案,并叮嘱她按时服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除了药物治疗,医生还强调了饮食调整的重要性。他建议朋友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绿叶蔬菜等。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也有助于铁的吸收,因此朋友应该多吃柑橘类水果、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小红花]小贴士:在分享这次就诊经历时,我还了解到不同人群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铁质。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来说,由于生理变化,她们也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铁治疗。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吸收能力下降,可能需要选择更易吸收的铁剂,并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拳头]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就医的必要性。缺铁性贫血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就能够恢复健康。同时,我也明白了预防的重要性,平时要注意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让健康陪伴你
767次浏览
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