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就诊科室:血液内科中医血液病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主要的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
相关推荐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几种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由化学毒物、电离辐射、药物中毒、乙型肝炎、淋巴瘤等原因引起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由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毒症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治疗方法。如果有任何不适,应该及时就医。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定期复查,以保持身体健康和稳定病情。同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遵守医嘱。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515次浏览
2024-05-18
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输血治疗、使用止血药物、使用抗纤溶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具体患者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 1、饮食调理:患者病情较轻,可以适当吃些富含铁质的食物。 2、输血治疗:患者也可以到正规医院,通过输血的方式提升红细胞水平。 3、使用止血药物:患者通常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出血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基己酸注射液、复方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治疗。 4、使用抗纤溶药物: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巴曲酶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等药物治疗,可以预防或治疗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 5、手术治疗:若患者病情严重,可以到正规医院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有助于病情恢复。患者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次浏览
2023-12-04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低
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低的常见原因一般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免疫系统异常、药物和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等有关。 1、遗传因素:如家族性地中海贫血和Fanconi贫血等。可能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功能。 2、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等营养物质可能会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导致AA血小板低。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2来补充。 3、免疫系统异常:通常会攻击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导致骨髓内造血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血小板低。可能会开具免疫抑制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药物,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降低抗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减轻骨髓造血细胞的损害,从而改善血小板计数。 4、药物和化学物质:如苯、苯酚、氯霉素和烷化剂等药物和化学物质,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造血干细胞,从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低。应及时停用或减少药物剂量,有助于减轻骨髓造血细胞的损害,改善血小板计数。 5、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HIV等病毒感染,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造血干细胞,从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低。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如如阿昔洛韦、奥司他韦、拉米夫定等,这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40次浏览
2023-10-17
巨核细胞少一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吗
巨核细胞少不一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1、是:巨核细胞主要是骨髓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是正常骨髓当中一种能够生成血小板的成胞。巨核细胞少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考虑是长时间接触辐射、基因突变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造血功能减退,全细胞减少后,出现巨核细胞减少,还会伴随发热、出血以及脸色苍白等症状。 2、不是:也可能是长时间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或者身体存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导致。建议进一步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再针对性处理。 在没有明确病因前,不建议盲目治疗,避免治疗不当,影响身体健康。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5次浏览
2023-11-22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吃海参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能吃海参,但是不建议吃的过多。 海参中含有多种氨基酸,通常可以起到补肾养血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营养和食疗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对于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可以吃海参,适当的吃一些海参。但是不建议吃的过多,如果吃的过多有可能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还可能会引起腹痛或腹泻的症状。 日常需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并且还可以多吃一些阿胶或者大枣。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81次浏览
2023-05-1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活多久
通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通常有可能存活超过十年,甚至二十多年等。 通常发病和病情进展比较缓慢,病程比较长,如果通过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存活十年超过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存期主要取决于治疗效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一般有贫血、面色消瘦、乏力、头晕、劳力之后呼吸短促等。其中,感染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症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远离病毒,防止感染。通常可以给予免疫抑制剂、雌激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一般需在医生的就诊建议下使用。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36次浏览
2023-07-07
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理
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理一般是通过调节该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失衡状况来实现。 该药对慢性或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其作用方式是抑制T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2受体,减少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干扰素γ的产生,从而刺激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生长。一般治疗需要至少使用两个月,但患者可能出现多毛、牙龈增生、疲劳、高血压和肝肾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31次浏览
2023-06-28
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
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一般有:发热、出血、感染等症状。 1、发热:如果患有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绝大多数患者早期会出现发热。 2、出血:患有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人,皮肤可能会出现出血点或大片瘀斑等症状。 3、感染:通常来说,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化学物质、避免病毒感染。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次浏览
2023-03-24
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哪个难治
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相比较来说,白血病一般更难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都是血液病。相对来说,白血病是比较难治。白血病通常被称为血癌。血液之中有许多癌细胞,需要化疗不断杀死癌细胞,延长生存期,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贫血。 建议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43次浏览
2023-03-2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有哪些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有血红蛋白低、白细胞低、血小板低以及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等异常表现。 1、血红蛋白低:重度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是指血红蛋白<120g/L,女性为110g/L,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05,绝对值<15×10^9/L。 2、白细胞低:白细胞数量在2×10^9/L以下,重度再障者的白细胞一般在2×10^9/L以下,而中央粒细胞胞浆数量在0.5×10^9/L以下。 3、血小板低:当血小板数在100×10^9/L以下时,其数量将显著降低,严重损伤后,其数量将在20×10^9/L以下。 4、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低,而淋巴细胞的比值则相对增高,在20%-40%之间,再障性贫血的淋巴细胞比例超过60%。
张明辉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42次浏览
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