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中医心血管病科
心肌病是一组由于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 心肌病可分为三种,即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较为常见。心肌病的首发症状通常是活动后气促。
相关推荐
右室心肌病导致的心律不齐症状
右室心肌病导致的心律不齐症状通常包括心悸、胸闷与气短、头晕与晕厥、乏力与疲劳、下肢水肿等,建议及时就医治疗。1.心悸:患者常感到心脏跳动异常,可能过快、过慢或不规则,伴有明显的心慌感。2.胸闷与气短:由于心律不齐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和气短的症状,尤其在活动时更为明显。3.头晕与晕厥:心律不齐可能影响脑部供血,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严重时甚至发生晕厥。4.乏力与疲劳: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全身组织供氧不足,患者可能感到持续性的乏力和疲劳。5.下肢水肿:右室心肌病可能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淤血,导致下肢出现水肿。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心脏负担。
王欣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3561次浏览
2025-03-24
围生期心肌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围生期心肌病是指在妊娠末期或产后二十周内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而无其他心脏病病因可查的一种心脏病,可能是自身原因异常、病毒感染、多胎多产、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者基因治疗等方式缓解,需要到医院检查,配合医生治疗。1.自身免疫异常: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参与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孕妇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可能会攻击心肌细胞。对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围生期心肌病,治疗可能包括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治疗,但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2.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心肌,可能引发病变,导致围生期心肌病。如果是病毒感染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分散片、阿昔洛韦片以及盐酸伐昔洛韦片等药物治疗。3.多胎多产:多次妊娠分娩可能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围生期心肌病。对于多胎多产导致的围生期心肌病,治疗重点在于减轻心脏负担,如限制入液量、维持液体出入量负平衡,以及使用利尿药等药物。4.营养不良:孕期营养不足可能影响心肌正常功能,导致围生期心肌病。改善营养状况是治疗营养不良导致围生期心肌病的关键。患者应增加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服用营养补充剂。5.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心肌病患者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治疗措施:对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围生期心肌病,治疗可能更加复杂。除了上述的一般治疗措施外,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使用针对特定遗传缺陷的药物或进行基因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原因多样,应该到医院检查,根据病情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
江东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3630次浏览
2025-02-12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杂音特点是什么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杂音特点较为典型。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该杂音在增加心肌收缩力,如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运动,或减少心脏后负荷时增强,如屏气、含服硝酸甘油,而在增加心脏前负荷或减弱心肌收缩力时减弱,但是具体情况可能会存在有差异性。
江东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953次浏览
2025-01-24
心肌病是怎样产生的
心肌病可能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中毒、内分泌系统疾病或者是其他因素等原因产生的,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治疗。1、遗传因素:许多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等,具有家族遗传性。遗传因素在这些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于遗传性心肌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2、感染因素: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心肌病诱因,如细小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心脏后,可能引发心肌病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或者是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3、中毒:长期接触或摄入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酒精、某些化疗药物等,可能对心肌造成损伤,导致心肌病。立即停止接触有害物质,进行解毒治疗,并采取措施保护心脏功能。4、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通过影响心脏代谢和功能,间接导致心肌病。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对心脏的损害。5、其他因素:包括情绪激动、围产期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引发心肌病。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情绪管理、调整生活方式等。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
曲家珍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2385次浏览
2024-09-20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杂音特点是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杂音特点是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建议及时就医,然后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病,主要特征是心室壁的非对称性肥厚,尤其是左心室的流出道区域。由于心肌的肥厚,导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进而引起血流的障碍。在心脏收缩期,血液通过狭窄的流出道时,会产生一种特有的收缩期杂音,这种杂音通常被描述为吹风样或刀刮样的声音。这种杂音的强度和性质可能会受到体位变化、运动或用力等因素的影响。当患者站立或用力时,前负荷减少,心室内腔的容量下降,流出道的狭窄加剧,杂音会变得更加明显。此外,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杂音也会随之加重。在临床上,医生通常通过听诊器在心尖部位及左侧胸部下缘进行听诊,以确认这种特征性杂音。除了收缩期杂音,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心音变异,例如第二心音的分裂或增强,这与心脏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在确诊疾病之后,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曲家珍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1698次浏览
2024-10-21
产褥期心肌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产褥期心肌病可能与多胎妊娠和妊娠高血压、营养不良和贫血、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疾病、心脏负荷过重等情况有关,建议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物理疗法、药物疗法进行治疗。1.多胎妊娠和妊娠高血压:多胎妊娠和妊娠高血压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衰弱。监测和管理血压,确保适当的产前护理,包括定期检查和必要的药物治疗。2.营养不良和贫血:营养不良和贫血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尤其是在妊娠期间。改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必要时补充铁剂和其他营养补充剂。3.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发展为产褥期心肌病。进行家族病史评估,必要时进行遗传咨询和监测。4.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导致心脏肌肉受损。治疗基础的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包括免疫抑制剂和其他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5.心脏负荷过重:妊娠期间心脏负荷增加,特别是在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胎儿异常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心肌病。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以支持心脏功能,如氢氯噻嗪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在产褥期要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熬夜,而且要注意加强营养,避免挑食或者偏食。
曲家珍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1934次浏览
2024-10-09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禁用什么药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要禁用硝酸酯类等血管扩张剂(如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硝酸异山梨酯片、硝酸甘油片等)、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和洋地黄类(如地高辛片、去乙酰毛花苷、毒毛花苷K注射液)药物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1、硝酸酯类等血管扩张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使流出道梗阻加重,使流出道的压力阶差增加,其他血管扩张作用的降压药在不合并高血压时禁止使用。2、利尿剂:因为利尿剂通过排尿减少血液的容量,降低心脏的前负荷,也会增加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患者流出道的压力阶差。如果合并心力衰竭,利尿剂也是可以使用的。3、洋地黄类药物:也就是传统的强心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收缩期左心室的压力,同样可以增加流出道的压力阶差。这些药物会明确增加流出道的梗阻,所以要禁用上述药物。其实临床上很多药物的应用都要权衡利弊,慎重使用,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需要结合身体状况,严格遵从医嘱。
曲家珍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759次浏览
2024-06-20
原发性心肌病包括哪几种
原发性心肌病主要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种类。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1、扩张型心肌病:这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卡托普利等药物。2、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壁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尤其是左心室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氯沙坦等药物。3、限制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壁僵硬度增加、舒张功能降低、充盈受限为特征的心肌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华法林、普通肝素、地高辛等药物。4、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以右心室心肌被进行性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为特征的心肌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氢氯噻嗪等药物。5、心肌淀粉样变性:这是一种以心肌间质内淀粉样物质沉积为特征的心肌病。淀粉样物质沉积导致心肌僵硬、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和心律失常。需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维生素等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遵循医嘱进行用药和生活方式调整。
曲家珍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1302次浏览
2024-05-17
守护心脏:揭秘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这是一种心肌病,其特点是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并可能导致左心室流出道受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病例,以便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疾病及其影响。 这位患者,我们称他为李先生,初次就诊时,他表现出呼吸困难、胸痛、乏力等症状。[泪奔]在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后,我发现他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这种病症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委屈] 1. 遗传因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患有此病的人更容易患病。 2. 心肌病变:心肌细胞异常增长,导致心肌肥厚,可能由于基因突变、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3. 神经体液因素: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心肌细胞增生肥大。 针对李先生的病情,我为他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以帮助他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减缓心肌细胞增生,减轻心脏负担。 2.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3. 心理调适: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此外,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有助于维护心脏功能。 2. 限制盐分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减少腌制、加工食品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3. 增加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豆类、蔬菜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 通过以上治疗,李先生的症状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此,我想提醒大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好自己的心脏健康,最后大家不要忘记动动自己的小手点赞哦![微笑]
朱爱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673次浏览
2024-03-22
心肌病活血化瘀的中药
心肌病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复方丹参滴丸、活血通脉片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1、复方丹参滴丸。其主要的成分有丹参、三七和冰片。通常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胸闷、心绞痛、冠心病的辅助治疗。一般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建议严格遵循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建议在服药期间戒烟、戒酒以清淡饮食为主。 2、活血通脉片。主要成分有冰片、麦冬、人参、木香、陈皮、三七、红花等。具有活血通脉、强脉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要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功效,但在使用药物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药物治疗。
孙雪松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6次浏览
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