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就诊科室:
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临床具有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超过3.5g/d;②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小于30g/L;③高脂血症;④水肿。
相关推荐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案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案,包括卧床休息、饮食管理、药物治疗、透析治疗、手术治疗等。还需到医院就医,结合病情由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治疗。1、卧床休息:对于严重水肿、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需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和水肿。2、饮食管理: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3~5克以下,低脂饮食主要是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内脏和肥肉,同时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类等。3、药物治疗:包括醋酸泼尼松片、螺内酯片、卡托普利片等,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尿蛋白。4、透析治疗:对于肾病综合征进展为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以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毒素。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肾病综合征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手术以改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病情,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周敬敏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糖尿病人有尿蛋白就一定是肾病综合征吗
患者出现尿蛋白不一定是肾病综合征,但是当长时间大量存在尿蛋白时,可能是肾病综合征,建议到医院进行相关咨询。1.不是:尿蛋白是指尿液中检测出蛋白质,其出现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例如,糖尿病人如果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蛋白质可能无法完全被机体吸收,从而从尿液中排出,引起尿蛋白。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原因也可能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使尿液浓缩后出现尿蛋白。糖尿病患者可能合并其他疾病,如泌尿系感染、尿道炎、肾炎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尿蛋白的出现。2.是:当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持续大量存在,且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典型肾病综合征表现时,应高度怀疑患者已进入肾病综合征阶段。这通常意味着糖尿病已经对肾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损害问题。同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也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措施。
周敬敏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肾病综合征严重吗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于肾小管或肾小球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征包括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病因、病程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肾病综合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继发性疾病,主要风险在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甚至发展为肾衰竭。患者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水肿,尤其是在下肢和眼睑部位,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蛋白质的丢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在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比如骑行、瑜伽、慢跑、游泳等,但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但是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于肾小管和肾小球损伤导致的临床症状群,主要特征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通常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易感染等,建议到正规医院做检查,采取合适治疗措施。1、水肿:患者常见的症状是水肿,通常从下肢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尤其是眼睑和腹部。水肿的程度可以从轻微的浮肿到严重的腹水。2、大量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通常在24小时内尿蛋白排泄量超过3.5克。患者可能会注意到尿液泡沫增多。3、低白蛋白血症:血液中的白蛋白水平降低,通常低于3、0g/dL,是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导致体内白蛋白不足。4、高脂血症:患者常出现血脂水平升高,尤其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增高,可能与肝脏对低白蛋白血症的反应有关。5、易感染:由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特别是皮肤和呼吸道感染。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骑行、瑜伽、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但避免剧烈运动。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诊断标准,包括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排除其他疾病等,需要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1、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超过3、5克,或尿液中蛋白质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阳性。2、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0克/升,通常伴随总蛋白水平下降。3、水肿:体重增加、四肢或全身性水肿,通常是由于低白蛋白血症导致的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的。4、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水平通常超过6.2毫摩尔/升,伴随其他脂质异常,如甘油三酯升高。5、排除其他疾病:在诊断肾病综合征时,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性肾病等。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应以低盐饮食为主,一般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g为宜,还应适量摄入牛奶、鸡蛋、牛肉等高蛋白食物。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肾病综合征还会复发吗
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是否复发通常与病因因素、治疗反应、生活方式、并发症管理、心理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咨询。1、病因因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如微小变病通常更容易复发,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则取决于原发疾病的控制情况。每位患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导致复发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2、治疗反应:对于大多数患者,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常用的治疗方案。对这些药物的反应良好者,复发的风险可能较低。患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定期复查的程度,直接影响病情的控制和复发的可能性。3、生活方式:高盐、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能加重病情,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风险。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适度的锻炼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降低复发的风险。4、并发症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对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有直接影响。良好的控制可以降低复发的风险。定期进行肾功能、血压、血糖等监测,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复发风险。5、心理因素: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从而间接影响病情的控制和复发的可能性。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的风险。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患者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并在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肾病综合征可以医好吗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肾脏疾病,其特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这种综合征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系统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其目标是减少蛋白尿、控制水肿、改善营养状态、降低血脂水平,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等,以及针对特定病因的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肾病综合征是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治愈的。例如,对于由感染后肾炎引起的急性肾病综合征,如果及时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抗生素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有可能完全康复。此外,对于一些轻度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可以达到病情的长期稳定。对于一些慢性或复杂的肾病综合征,如由糖尿病肾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病综合征,治疗可能更加困难,且病情可能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甚至最终需要透析或肾移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因、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区别
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区别在于概念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病情进展等,如果不能自行区分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区分并进行相关治疗。1、概念与定义:肾炎主要指肾小球或肾间质的病变,是一种具体的肾脏疾病类型,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症状相似的临床综合征,并非单一疾病。2、病因:肾炎多为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是肾脏本身出现问题,肾病综合征则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后者可能由过敏性紫癜、乙肝、丙肝、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引发。3、临床表现:肾炎患者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可能的腰痛、乏力等症状,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4、治疗原则:肾炎的治疗以延缓肾功能恶化为主要目标,包括保肾、调控血压、血脂及降低尿蛋白等,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则常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或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5、病情进展:肾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如控制不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栓塞等。如果不能自行区分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区分,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肾病综合征能根治吗?护理方法介绍 - 健康23网
肾病综合征能根治吗?护理方法介绍,肾病综合征能根治吗?1、一般措施尿少而肿甚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卧床可增加肾血流量,有利于利尿,并减少对外界接触的机会以防交叉感染。但仍应保持适度床上及床旁活动,以防肢体血管的血栓形成。水肿消退、症状缓解后可逐步增加活动,可户外活动至轻度劳动。如果出现活动后尿蛋白增加则应酌情减少活动。2、饮食调...


相关专家

任德广 副主任医师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

李卉 主治医师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科

黄子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耳鼻喉科

刘树生 主任医师
安国市中医院
中医科

张越颖 主任医师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