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
就诊科室:
癫痫是一种脑部疾患,俗称“羊癫疯”,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其特点是持续存在能产生癫痫发作的脑部持久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后果。
相关推荐
肌阵挛癫痫肌肉活检如何诊断?
肌阵挛癫痫肌肉活检如何诊断?肌阵挛癫痫肌肉活检诊断可以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线粒体形态与功能检查、糖原及脂肪含量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基因检测辅助等方法。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儿童癫痫性脑病疗法如何做选择?
儿童癫痫性脑病疗法的选择方法有药物治疗、生酮饮食疗法、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基因治疗等。1.药物治疗:作为首选,根据发作类型选药,如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简单发作单一用药,复杂发作可联合。2.生酮饮食疗法: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蛋白质饮食,改变能量代谢,适用于药物难治性患者。3.手术治疗:如致痫灶明确,可考虑切除手术,不能定位致痫灶可选择姑息性手术如胼胝体切开术。5.神经调控治疗: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术等,调节神经兴奋性,适用于不适合手术者。6.基因治疗:针对有明确致病基因的患者,通过导入正常基因等方式治疗。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随意增减药量。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监测药物副作用。关注孩子情绪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支持。生酮饮食要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若选择手术,术后要做好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视频脑电监测在心因性非癫痫发作鉴别中有何价值?
视频脑电监测在心因性非癫痫发作鉴别中价值应用方法有长程监测、诱发试验、回放分析、对比分析、联合监测等。1.长程监测:进行数小时至数天的持续监测,捕捉发作事件,增加诊断可靠性。2.诱发试验:如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诱发发作,观察脑电图及临床表现。3.回放分析:对监测到的发作视频及脑电数据进行回放,详细分析发作特征。4.对比分析:对比患者发作期与发作间期的脑电图,寻找异常变化。5.联合监测:结合心电、肌电等其他生理指标监测,辅助鉴别诊断。监测前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目的和过程,消除紧张情绪。监测期间患者尽量保持日常活动状态,但避免剧烈运动。粘贴电极时确保皮肤清洁,防止电极脱落影响结果。若患者发作频繁,应及时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监测设备需定期维护校准,保证数据准确。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癫痫大发作如何急救与防舌咬伤?
普萘洛尔与阿米替林在用于预防偏头痛时,会引发包括心血管系统异常、神经系统不适、胃肠道功能紊乱、精神状态改变以及全身性不良反应等多方面副作用。1.心血管系统异常:普萘洛尔作为β受体阻滞剂,可致使心率降低,患者常感心慌、心跳乏力,严重时会出现心动过缓,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还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起身时易头晕目眩。阿米替林则会干扰心血管系统,引发心律失常,患者自觉心悸、心跳节奏混乱,长期服用可能改变心脏传导功能,增加心脏传导阻滞风险。2.神经系统不适:服用普萘洛尔后,众多患者会陷入疲劳、嗜睡状态,日常活动提不起精神,工作和生活效率显著降低。阿米替林容易引发头晕、眩晕,使患者感觉周围环境旋转,行走和站立时稳定性变差,甚至部分患者使用这两种药物后头痛症状反而加重。长期用药还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3.胃肠道功能紊乱:普萘洛尔和阿米替林都会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致使患者食欲大减,影响营养摄入。服药后还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饱胀感明显,妨碍消化吸收。部分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上腹部腹痛。此外,这两种药物还可能导致便秘,使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少数患者则会出现腹泻,肠道蠕动加快,大便次数增多,容易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4.精神状态改变:普萘洛尔可能使患者情绪低落、兴趣缺失,陷入抑郁情绪。阿米替林则可能引发焦虑,患者表现为紧张不安、烦躁,对日常事务过度担忧。用药后部分患者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入睡困难或夜间频繁苏醒,影响身体恢复,还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长期使用更会造成精神萎靡,对生活失去热情。5.全身性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体重增加、口干舌燥、视力模糊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对药物过敏,出现皮疹、瘙痒,严重时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长期用药还可能累及肝肾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肾功能指标异常,所以需要定期检查。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若副作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时与医生沟通,尝试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切不可擅自处理,以此确保安全有效地预防偏头痛。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儿童热性惊厥发展成癫痫的脑电图标准?
儿童热性惊厥发展成癫痫的脑电图标准主要依据脑电图上是否出现癫痫样放电。具体来说,若儿童在热性惊厥后,脑电图上记录到癫痫波,如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或多棘慢波等,这通常表明存在癫痫样放电,是热性惊厥可能发展为癫痫的重要指征。进一步分析,这些癫痫波在脑电图上的出现,意味着大脑神经元存在异常的同步化放电。这种放电模式与热性惊厥时的脑电活动不同,更加持续、规律且具有特征性。癫痫波的出现可能意味着儿童的脑功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存在潜在的癫痫病灶。脑电图的异常并不仅限于癫痫波的出现。儿童热性惊厥后,脑电图还可能表现出其他异常,如背景活动的改变、慢波的增多等。然而,这些异常并不一定都意味着癫痫的发展,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在日常注意事项方面,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热性惊厥情况,一旦出现惊厥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脑电图检查。此外,家长还应了解热性惊厥和癫痫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注意儿童的日常护理和营养摄入,保持其身体健康和免疫力。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局灶性癫痫嗅觉先兆脑区如何定位?
局灶性癫痫嗅觉先兆的脑区定位主要涉及边缘系统中的海马旁回、钩回以及杏仁核等区域,还可能与额叶眶回等脑区相关。从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海马旁回在嗅觉信息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癫痫异常放电起源于海马旁回时,有可能引发嗅觉先兆。这是因为海马旁回与嗅皮质存在广泛的神经连接,其异常电活动能够干扰正常的嗅觉信号传导与处理,从而使患者感知到异常气味。例如,在一些癫痫患者发作前,会闻到烧焦味、腐臭味等奇特气味,经检查发现海马旁回存在致痫灶。钩回同样是与嗅觉密切相关的脑区。钩回紧邻嗅束,癫痫发作起源于此脑区时,也常伴有嗅觉先兆。当钩回内的神经元发生异常同步放电,这种异常电活动可迅速影响嗅束及相关嗅觉传导通路,导致患者出现嗅觉幻觉。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在发作前闻到不明原因的香味,经影像学及脑电监测,发现钩回区域存在异常电活动,证实了钩回在局灶性癫痫嗅觉先兆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有局灶性癫痫且存在嗅觉先兆的患者,日常要注意密切观察发作前的嗅觉异常细节,如闻到气味的种类、持续时间等,并详细记录下来,就诊时提供给医生,有助于准确诊断与定位。尽量避免前往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环境,如气味浓烈的场所。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耐药性癫痫手术致痫灶监测方法?
耐药性癫痫手术前致痫灶监测方法涵盖脑电图监测、影像学检查、脑磁图技术、神经心理学评估及侵入性监测等,这些方法共同助力精准定位致痫灶。1.脑电图监测:脑电图EEG是较常用的监测手段。常规头皮EEG可记录大脑表面的电活动,捕捉癫痫发作间期的异常放电,如棘波、尖波等,为致痫灶提供初步定位线索。但头皮EEG易受颅骨、头皮电阻等因素干扰,对于深部或较小的致痫灶定位可能不准确。长程视频EEG监测则弥补了这一不足,能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脑电活动,并同步拍摄患者发作时的行为表现,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致痫灶位置和发作类型。2.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在致痫灶监测中较为重要。高分辨率MRI能清晰显示大脑的结构病变,如海马硬化、皮质发育畸形、脑肿瘤等,这些病变往往与致痫灶密切相关。功能MRIfMRI还可通过检测大脑活动时的血流变化,确定大脑的功能区,帮助医生区分致痫灶与重要功能区,避免手术损伤。此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可检测大脑代谢异常,部分致痫灶在PET图像上表现为代谢减低区,辅助定位致痫灶。3.脑磁图技术:脑磁图MEG通过检测大脑神经元电活动产生的磁场变化来定位致痫灶。与EEG相比,MEG不受颅骨和头皮电阻影响,对脑深部癫痫源的定位更为准确,空间分辨率更高。MEG能检测到极微弱的脑磁信号,可在癫痫发作间期发现异常的磁信号,与EEG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4.神经心理学评估:通过一系列神经心理学测试,如记忆力、语言能力、注意力等测试,可评估患者大脑功能受损情况。致痫灶长期放电可能影响周围脑组织功能,导致神经心理学功能障碍。通过分析患者的测试结果,可推测致痫灶所在区域,为手术提供参考。例如,若患者语言功能受损严重,提示致痫灶可能位于语言相关脑区。5.侵入性监测:对于一些通过无创监测仍无法准确定位致痫灶的患者,需采用侵入性监测方法。如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将电极植入大脑深部特定部位,直接记录大脑内部的电活动,能更精准地确定致痫灶范围和起源,为手术切除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但侵入性监测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患者在监测前应按医生要求做好准备,如停用某些影响监测结果的药物、保持良好睡眠等。监测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如实描述自身症状和感受。监测结束后,若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若确定需要手术,术后要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观察手术效果及有无并发症。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生酮饮食治疗癫痫的脂肪碳水比例?
生酮饮食治疗癫痫的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比例通常为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具体而言,脂肪摄入量一般占总热量的70%-80%,甚至有时可高达90%。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则被严格限制在总热量的10%-20%以内,有时低至5%-10%。这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配比有助于促使身体进入酮症状态,即身体开始分解脂肪以产生酮体作为能量来源。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可以利用酮体作为替代能量来源,从而可能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能够缓慢而持久地为大脑提供能量,有助于稳定神经元的活动。生酮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需要适中,一般占总热量的10%-20%。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能会影响酮体的生成,因此需要精确控制。常见的富含脂肪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包括鱼类、牛肉、禽蛋、芝士、坚果、橄榄油等,同时应限制淀粉类和糖类的摄入。在日常实施生酮饮食治疗癫痫时,患者和家属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饮食计划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此外,患者还需定期进行检查,如血液检查、脑电图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癫痫患者孕期丙戊酸致胎儿畸形数据?
在癫痫患者孕期使用丙戊酸,会显著增加胎儿畸形风险。多项研究数据表明,其致畸风险不容小觑。从整体数据来看,欧洲药品管理局官网研究显示,有丙戊酸宫内暴露的儿童发生出生畸形的风险约为11%,而普通人群该风险仅为2%-3%。这意味着,孕期接触丙戊酸,胎儿出现畸形的可能性大幅提升。比如在神经管缺陷、腭裂等畸形方面,丙戊酸暴露组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从不同畸形类型分析,丙戊酸易导致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法国研究人员推算,1967年至2016年,孕妇服用丙戊酸类药物,造成众多婴儿存在至少一种先天畸形,其中就包含大量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案例。在心血管畸形方面,同样有相关数据显示,孕期使用丙戊酸类药物的孕妇所生婴儿,心血管畸形发生率显著上升。面部畸形、消化系统畸形等情况,在丙戊酸暴露组也较为常见。再看与其他抗癫痫药对比数据,北美抗癫痫药NAAED妊娠登记处数据表明,使用丙戊酸盐单药治疗癫痫的母亲生出严重畸形婴儿的比率,是使用其他抗癫痫药治疗的4倍。这鲜明地体现出丙戊酸在致畸风险上,相较于其他抗癫痫药物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避免接触其他可能致畸的因素,如辐射、有害化学物质等,较大程度保障胎儿健康发育。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夜间额叶癫痫突然坐起尖叫的神经机制?
夜间额叶癫痫患者突然坐起尖叫,其神经机制主要涉及神经元异常放电、神经递质失衡、额叶特定脑区功能障碍、睡眠周期干扰及遗传易感性等方面。1.神经元异常放电:在夜间额叶癫痫中,额叶的神经元出现自发、异常且同步的电活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有序传递神经冲动,但癫痫病灶处的神经元膜电位不稳定,钠离子、钾离子等离子通道功能失调,导致大量神经元同时异常放电,引发大脑突然的异常兴奋,促使患者突然坐起。2.神经递质失衡:神经递质在大脑神经信号传递中起关键作用。γ-氨基丁酸作为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夜间额叶癫痫患者体内分泌减少或其受体功能异常,无法有效抑制神经元兴奋。而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过度释放,打破了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使得额叶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进而诱发尖叫等发作症状。3.额叶特定脑区功能障碍:额叶负责多种高级认知和运动功能。夜间额叶癫痫病灶常位于额叶的内侧、眶额区等特定部位。这些区域的病变破坏了正常的神经环路,当睡眠中大脑处于特定状态时,病灶部位的异常信号干扰了额叶对运动、发声等功能的调控,导致患者出现不自主的坐起与尖叫行为。4.睡眠周期干扰:睡眠过程中,大脑的生理状态不断变化。夜间额叶癫痫发作常与快速眼动睡眠期或睡眠周期转换阶段相关。此时,大脑的觉醒系统和睡眠调节系统相互作用,癫痫病灶受睡眠相关神经调节机制影响,异常电活动被触发或增强,从而引发突然的坐起尖叫发作。5.遗传易感性:部分夜间额叶癫痫具有遗传倾向。某些基因突变影响神经元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受体等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使个体对癫痫发作更易感。遗传因素导致的神经发育异常,在特定睡眠条件下,增加了额叶神经元异常放电及发作的可能性。日常注意,家属要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移开周围危险物品。密切观察发作频率、症状特点并记录,方便医生诊断。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若发作情况改变或出现新症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相关专家

冯向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综合外科

周敬敏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王欣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普外

吴英锋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血管外科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