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33岁
【疾病类型】咬肌痉挛,
【治疗医院】航空总医院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卡马西平
【治疗周期】长期随访
【治疗效果】症状明显改善
一、 初识患者
一个30多岁的女性来门诊就诊,看到她时就觉得很奇怪,她用手托着腮帮子,皱着眉头咬着牙,脸上的肌肉绷得很紧,一侧咬肌突出的形状看的很清楚。患者表示这种样子最初几天发作一次,每次1分钟左右,后来发展为每天发作好几次,这几天明显加重,只要一使劲咬牙就会发作,下颌部的肌肉绷的紧紧的,张不开嘴,已经不能正常吃饭好几天了,仅能喝点流食。患者非常痛苦,就在说话的这几分钟里就有3次发作,每次都好像咬牙切齿、苦大仇深的样子。
二、治疗过程
我详细的询问了这个年轻的女患者的情况,她之前身体很好,就是在一次特别紧张的考试后的庆祝活动中吃了很难咬的硬东西后开始出现这样咬牙切齿的情况,每次发作时都觉得太阳穴发紧,面颊部肌肉发紧,最主要是下颌角附近的肌肉紧的厉害,我趁着她发作的时候仔细摸了这些地方的肌肉,确认存在颞肌、咬肌及翼肌的阵发性痉挛,这个患者其实已经发作2年了,在各处看病都没有得到最终的诊断,很多医院认为她情绪精神有问题,还曾经服用过多种的抗焦虑抑郁的药物都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吃药吃的头晕不适,后来因为反复就诊效果不好真的有些焦虑了,吃不好、睡不好,日渐开始消瘦,精神状态也不如从前。患者在网上查到我曾经诊治过不少类似的患者,就专程从外地赶来确诊和治疗。
因为这个患者既往做过核磁,没有问题就没有给患者再次复查,必要时可以给患者做特殊的能看到颅内血管和三叉神经关系特殊核磁,给患者开具了治疗咬肌痉挛的卡马西平服用,患者1周后来复诊,很有效果,基本能正常进食了,每日发作的频率也变成1-2次。
三、治疗效果
这个年轻的女患者是确诊咬肌痉挛的患者,患者服用治疗卡马西平这样的抑制痉挛的药物后有显效也证明了诊断的正确性,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有可能应该尽量明确颅内血管和神经的关系,如果服药效果不好存在血管和神经密切接触的情况也可以试着微创手术治疗。
四、患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咬肌痉挛这样的少见病,其实很多医生甚至神经内外科医生也不熟悉。所以患者经常反复几年的就诊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治,我们这个患者就是这样的,很多患者在误诊误治中逐渐焦虑抑郁,经常被当成焦虑抑郁来治疗,我们这个患者也经历了这样的治疗。来我院后得到正确诊断,患者效果很好,在服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一些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可能会出现皮疹等情况,如果有了副作用只能停药和换药。
五、医生感悟
咬肌痉挛在临床不常见,但是如果见过一例这样的患者就会终身难忘,患者非常的痛苦,就像我们这个女患者,年纪轻轻的,吃饭睡觉都成了问题,只要一咬牙就会出现咬肌等肌肉的痉挛,严重时张不开嘴,说不了话,并且越来越严重,来就诊时已经到了没办法正常吃饭的程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且这个病患者不熟悉、医生也不熟悉,确实应该在神经内外科的医生中要加强这个疾病的学习。当出现面部阵发性发紧时都要想到有没有咬肌痉挛这个病,这个病主要是三叉神经存在病变,可以是局部的压迫也可以是找不到原因,三叉神经受刺激后它所支配的运动支所管理的颞肌、翼状肌、咬肌等肌肉就会发生痉挛,当痉挛时患者就会出现咬牙切齿的表现。多数患者对药物或肉毒素效果较好,但需要长期口服或间断注射,如果效果不好,存在神经的压迫时就要外科手术解除压迫,这种压迫最常见的是颅内血管和三叉神经距离过近,两者接触到了一起引起症状,总之咬肌痉挛需要长期随诊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