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性,89岁
【疾病类型】营养不良
【治疗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周,定期门诊随诊
【治疗效果】患者营养状况好转
一、初识患者
那天,我刚好值班,从门诊送来一位老爷爷,当时是由家人用轮椅推到病房的。初看患者简直是皮包骨头,太瘦了,面容有点呆滞,下肢有水肿,精神较差。家属告诉我,病人是他父亲,从2个月前开始就食欲不佳,不太愿意吃东西,最近都在吃糊状食物,饮水和喂东西的时候有呛咳,自发病以来,爷爷的精神睡眠都较差,体重下降大概有10斤。患者2018年出现脑梗死,之后一直遗留有记忆力减退,经诊断为血管性痴呆,长期服用抗动脉硬化药物及改善痴呆药物。经过初步询问病史,考虑患者痴呆合并营养不良,处于衰弱状态,安排其入院。
二、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诊断考虑营养不良。完善营养状况相关项目评估,测量体重48Kg,身高168cm,BMI(体重指数)为17.6.Kg/m²。完善血常规检查提示:血色素下降,轻度贫血。肝功能提示:白蛋白及前蛋白均明显降低。甲状腺功能及肿瘤标记物正常。患者进食有呛咳,需要排外急性脑卒中可能。立即完善头颅CT检查,提示:陈旧性脑梗死,老年性脑萎缩,未见急性病灶。采用营养筛查量表评估患者营养情况,结果显示存在营养不良。立即开始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考虑患者经口进食有呛咳,予以鼻胃管鼻饲饮食。根据患者体重及疾病情况,估算患者大约需要能量1500kcal。考虑到患者肠道耐受情况,给患者的食物量逐渐增加,第一天先给予一半,后面逐渐增加到全量,采用输液泵连续滴注,从20ml/h开始,逐渐增加至80ml/h。治疗期间观察病人耐受情况(有无腹泻、恶心呕吐)、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治疗2周后,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好转,精神状况好转,安排其出院,叮嘱家属定期门诊随访。
三、治疗效果
患者诊断为营养不良后,立即给予留置鼻胃管,经2周的积极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精神状态较入院时明显改善,,每次查房还会对我笑,睡眠也比之前好了,下肢水肿消退了,体重由原来的48Kg增长到出院时候的51Kg。抽血化验指标提示:白蛋白及前蛋白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给予出院,鉴于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所以出院前建议家属继续给予患者鼻饲管进食,定期至门诊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及更换鼻胃管。
四、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如出现食欲减退,进食呛咳,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因为呛咳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而且长期营养不良会成为老人出现其他疾病的诱因。
2.对于痴呆病人,因日常生活能力差,情绪也存在问题,作为家属应细心、耐心,喂食时要缓慢,且每勺子不能喂太多。
3.鼻饲饮食的患者,每次从胃管内打食前后需要让患者半坐体位,防止食物反流引起误吸。
五、医生感悟
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尤其是痴呆病人,所以针对于老年人,因常规至社区门诊急性营养不良评估及咨询,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是多种疾病的诱因,比如肺炎、心衰、褥疮、衰弱等疾病,大多数人了解的补充营养就是多吃饭、多吃肉,没有啥技术含量,其实不然,存在营养不良时应及时至营养门诊咨询,专业的营养医师会给你量身打造合适的营养途径、每餐的食物分配、每天的食物总热量控制。能从嘴巴里或者胃管喂食时,就不要选择从静脉输注营养液(比如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这样会增加很多的不良反应,且会使自身的胃肠功能逐渐衰退。这是位经鼻胃管给食的患者,在医院有护士帮忙打食,但回家后,完全靠家属或者护工帮忙打食,需要在出院前跟着护士进行鼻饲打食培训,正确的打食方法,往往能减少患者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减少误吸,腹泻、便秘的发生,在家里打食,一旦出现频繁呛咳、胃管脱出、胃管堵塞等意外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最后提醒大家,虽然营养治疗会增加额外的医疗费用,但是能够减少病人住院次数,也能缩短住院时间,总的花费相比还是减少的,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